close

我在台灣 但對海洋很陌生

文.周祝瑛

熟悉台灣地理的人都知道: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100多公里,海灘從南到北,包括:東北角的翡翠灣到南台灣的墾丁國家公園!國際人士來台旅遊,都會驚嘆台灣海岸之美,但也納悶為何很少當地民眾從事海上活動,放著如此美好的沙灘與海水?即使少數可使用的海水浴場,也大多屬收費昂貴的私人海灘。

至於政府大多站在預防海難的立場,除到處立牌禁止游泳等危險標語外,似乎並沒有具體的作為。這與多年前筆者訪問美國東北部羅德島海邊相較,每逢夏季,每隔兩三百公尺就設有救生員看台,讓民眾在公共的海灘上玩得開心、游得安心!

日前新北市沙崙海灘發生5名國中生溺斃事件,看得出地方政府在面對海洋等與水有關的事務上,都盡量採取圍堵、禁止、甚至「堅壁清野」措施,限制、恐嚇或開罰來降低民眾接近危險水域!

但除這些消極作為外,島嶼國家如台灣,難道還要繼續教導孩子們從小「遠離海洋」,「不要親水」等負面教材?與其一味的開罰禁止,不如正面的從下一代教導如何正確的面對海洋,包括讓學生真實的去「體驗」海洋的變化莫測與豐富資源!

換言之,同樣事情如果發生在國外,結果可能不一樣,畢竟先進國家的教育大多強調「知識」與「動手」如何銜接這個重要環節。如紐西蘭中小學五六年級時,在春夏之際,學校會帶著孩子們到湖上或是海上進行求生訓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海上活動中,老師格外注重教導水上安全問題,所有人須確實穿上救生衣;在下水前有套完整水上課程,教導孩子遇到急難時要如何求生與自救;規則和步驟講得一清二楚,然後家長陪伴各組。

學「翻船」保持鎮靜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孩子下水的第一步竟是學習「翻船」,目的是讓孩子懂得在海面翻船時保持鎮靜,理解船身空隙仍存有空氣可維生,不必驚慌。此外,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海上划行獨木舟,學習操舵及划槳等技巧,尤其遇到危險時該如何自救與拯救同伴。儘管紐西蘭許多海邊風大水寒,但是為讓學生親身體驗海洋活動,許多學校與家長都支持類似活動。

類似求生課程在國內實施往往有個很大的盲點,就是在學科裡過於強調「認知」的層次,而忽略「體驗」和「動手操作」的層次。若這些國中生在學校能有足夠機會體驗海洋、海灘與大浪間的變幻莫測,而能提高警覺;沙崙海灘若有足夠救生員與救生設備,或許寶貴生命就不必白白犧牲!【蘋果日報2012/7/17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教育組召集人)

訊息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717/3437289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白鼻心 的頭像
    白‧白鼻心

    白鼻心的水域活動安全資訊站

    白‧白鼻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