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封鎖海灘?
【聯合報╱黑白集】
同樣在新北市,正當貢寮海洋音樂祭湧入九萬人潮徹夜搖擺歡樂時,淡水沙崙海邊卻是一片哀慟,那裡的惡水剛剛奪走四名國中生的性命。不同的沙灘,不同的命運,新北市府立即作出封閉沙崙的決定,設下兩道防線,禁止民眾越雷池一步。
事實上,沙崙浴場十四年前即因暗藏激流及海水汙染而關閉,但其後仍有十七人在此溺斃。這顯示,僅憑一紙「公告」關閉海岸,而不進行有效的預防及管理,並無法杜絕憾事重演,只是為使主管單位免受責難而已。這次新北市決議拆建物、設柵欄、派員廿四小時駐點巡查,看得出積極處理的意圖;但無論如何,為避免意外而封鎖海灘,恐有因噎廢食之嫌。
試想,十四年前沙崙浴場公告關閉時,這幾名國中生才剛剛出生,他們如何知道這段海岸的險惡及關閉的緣由?就算這次集體溺斃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但另一個炎炎夏日,另一群放暑假的青少年,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偷偷越過柵欄,跳進這個危險海岸去戲水?
因此,重要的不是布下天羅地網,阻擋人們走進這片海域;重要的是讓民眾知道這段海岸有過的歷史及存在的危險,讓大家知所戒懼而不敢涉險。那麼,在沙崙沙灘設置明顯看板,羅列歷次溺斃事件始末,甚至繪製地圖標明危險區域,或畫出安全地帶並設置警示浮筒,讓民眾相互提醒,都比政府一味管禁來得可行。
曾經是戲水勝地,如今沙崙被稱為「殺人海灘」,其實是受淡海新市鎮築堤改變水流所累。不適宜游泳,不代表不能觀海,若連碰一下水都要遭到重罰,那才是沙崙不可承受之重。【2012/07/16 聯合報】
訊息來源: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227256.shtml#ixzz20jxMI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