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大解禁 獨木舟、夜潛、夜航…通通可

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即時報導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今天公告實施,開放5處獨木舟、立式划槳無動力水上活動海域,圖為先行試辦的屏東車城後灣海域。圖/讀者提供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今天公告實施,開放5處獨木舟、立式划槳無動力水上活動海域,圖為先行試辦的屏東車城後灣海域。圖/讀者提供

 屏東墾丁是國內水上活動勝地,為因應日新月異的海域遊憩活動類型,墾管處今天公告新修訂的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率全國之先開放包括遊艇夜間航行、夜間潛水、增設無動力水上活動和自由潛水海域,設置海上浮動平台做動力與無動力海上活動的分界;開放幅度堪稱歷次之最且有多項創舉,墾管處評估若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方案1年可帶進10萬遊客。

 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包含潛水、衝浪、拖曳傘、水上摩托車等水上活動蓬勃發展;墾管處長許亞儒說,規範園內水上遊憩相關規定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已長達8年未修訂,前年啟動修訂,去年9月送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審核通過今天公告實施,動力機具活動維持總量管制不變外,有多項堪稱空前的創新變革,新興的「水上鋼鐵人」因安全考量未納入。

 由於水上活動區域交疊,水上摩托車險撞上戲水、衝浪遊客的驚險畫面不時上演,為降低海灘遊客密度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和遊憩衝突,墾管處依學者建議創新導入遊憩浮動平台和分區機制,規畫離岸200公尺內為無動力、300公尺外為動力型活動海域,中間100公尺海域設置區隔戲水遊客的人工浮動平台,先以南灣和後壁湖航道西側為試辦點,申請設置辦法報內政部核定後實施。

 這次新增無動力水上活動項目,墾管處評估獨木舟、立式划槳對環境影響低且安全性高,開放後灣、萬里桐、後壁湖航道東側潟湖區、出水口西側、南灣、船帆石、港口溪出海口等5處海域,活動範圍距岸200公尺範圍內,與水上摩托車活動範圍距岸300公尺外,中間有段安全緩衝區;近年新興的自由潛水也獨立增列,區域與浮潛及水肺潛水相同。

 讓娛樂漁船和潛水業者振奮的開放夜航和夜潛,許亞儒說,由於保育觀念逐漸提升,且夜間遊艇賞景和潛水需求浮現,開放至夜間10時,如有研究等其他需求,仍須申請許可;夜間潛水開放核三廠出水口、香蕉灣、萬里桐、後壁湖航道西側等4處距岸100公尺範圍內海域;另針對可能以合法掩護非法的夜間打魚行為,會請警方加強取締。【2020/4/1 聯合報】

新修訂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今天公告實施,開放夜潛至晚上10時。圖/讀者提供

新修訂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今天公告實施,開放夜潛至晚上10時。圖/讀者提供

為化解水上摩托車穿梭造成的遊憩衝突,墾管處引進澳州大堡礁海洋公園在離岸設置人工遊憩浮動平台的作法和分區機制,先以南灣和後壁湖航道西側為試辦點。記者潘欣中/攝影

為化解水上摩托車穿梭造成的遊憩衝突,墾管處引進澳州大堡礁海洋公園在離岸設置人工遊憩浮動平台的作法和分區機制,先以南灣和後壁湖航道西側為試辦點。記者潘欣中/攝影

訊息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461230?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白鼻心 的頭像
    白‧白鼻心

    白鼻心的水域活動安全資訊站

    白‧白鼻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