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9月15日此地點已被第十河川局的施工單位圍起來禁止進入,後來果然又繼續疏竣,整個地貌被破壞,恐怕要到108年底新的攬勝大橋完工後,這個地方才會穩定下來!

烏來發電廠出水口激流救生訓練場地近況

水面下的紊流。

蘇迪勒颱風(2017.08.08)重創烏來,導致南勢溪及新店溪河床墊高,水文變化。其中烏來發電廠出水口的變化尤其大,河床墊高2公尺以上,水流一度與停車場切齊。經過兩年的清淤,以及水流衝刷,河床已逐漸鑿深。七月初前往探勘時,工程仍在進行,四周環境雜蕪且多工程廢棄物,並非安全的訓練場地(但仍有單位前往訓練)。

2017 8月烏來發電廠出水口。

近日( 2017年8月)白鼻心兩度前往探勘,發現從出水口到攬勝大橋,工程已告一段落,河道經過淘刷,地貌又產生變化。大體而言,漸漸恢復到蘇迪勒颱風前的樣貌,但細緻處卻有許多不同,可以操作訓練的內容因而也有變化。

這段期間,雨量非常小,洪荒峽以下南勢溪幾呈涓涓細流,桶后溪水量也很少,但出水口一帶一直維持穩定水量。

以下為白鼻心的紀錄:

出水口至停車場上緣段(約100公尺

從第一出水口開始到停車場上緣(第二出水口),是一段瀨區,探勘時水深略高於膝蓋,但由於落差明顯,水勢非常強勁。

瀨區中段,有一處漂亮的低落差滾輪流,寬度達3公尺,落差約20公分,為天然基岩造成。看得到「沸騰線」,在當時流速和流量下,距落差約0.4公尺

 第一出水口下游處的低落差滾輸流 。若水量增大,有機會形成危險的沸騰線。

停車場段(約50公尺

停車場位於左岸,是一片平坦的凸出階地,河道略往左彎呈弓狀,主流向右岸集中,形成攻擊坡。左岸灘地上,有溫泉的自然露頭。這段河道也是白鼻心以往帶班時,最頻繁操作的一段,以右岸兩處突岩為界,又分三區:

上緣處,河道左彎,水流向右岸集中與岩壁相激,在岩角處產生甚強的覆蓋流。部分水流向上游反彈,在岩角上游約2公尺處形成一個浴缸大小的滯留區。段岩壁水面上和水下都有突出岩棚,岩棚雖不深,水底亦無明顯石縫壺穴,但若不穿救生衣,人員可能被拉入水中打轉,被困於岩棚下方。


瀨區終點,河道向右岸收縮,撞擊右岸山壁,形成覆蓋流

此段河道寬約5公尺,七月初時深水區(踩不到底)不過零星數處,最大一處大小僅略大於桌球桌,到八月中已擴大至少有一台遊覽車面積。河床最深超過3公尺,部分為基岩,部份為堆積。

稍往下游,主流掠過第二突岩,產生一道小落差。落差下方是一個大迴流區,有明顯湧升流。第二突岩腹地大,適合登岸操作淺跳式、跨步式入水。以往架設 Z 字型橫渡,亦多以此岩為固定點。

第二突岩外側(稍上游)曾出現過一座孤立石,水流受其壓迫,落差頗大,並在岩後形成迴流區。此岩石目前已消失。

 第二突岩及其下游處的大迴流區。

 大迴流區水下暗礁。

 已消失的獨立石。

停車場下緣至攬勝大橋(約100公尺

迴流區後,河道漸開,水流也平緩許多,但仍相當有力道。停車場後半段,主流仍鑿深右岸岩壁,但過了停車場後,主流便分散水深也變淺,在橋前向左岸匯聚,右岸形成堆積。近攬勝橋處河道右側有一大石矗立水中,呈笑臉型渦陷區

攬勝大橋至桶后溪口(約300公尺

此段河道略右彎,攻擊坡轉向左,左岸於野溪溫泉浴池處為基岩,但因工程之故,堆積了不少鵝卵石,並不密實,上岸較不便,右岸則多為低灘沙洲。至桶后溪(右岸匯入)口,左岸亦出現平坦低洲,適合上岸。桶后溪以下,進入水壩蓄水區,水流減緩。

 攬勝大橋下游河道,右岸為沙(礫)灘。

 桶后溪(右)入流處。,

小結

 溪流水文隨時發生變化,烏來電廠出水口受到蘇迪勒颱風及工程影響,變化甚鉅,但只要不再進一步工程,南勢溪終將回復自然河道。作為激流訓練場地,烏來的腹地不如成功湖或青潭堰,河道明顯窄很多,這是其不足處,但也未嘗不是優點。範圍小,人員不必長途移動,操作頻繁並且指令方便傳達,風險也相對容易控制。若要架設攔截繩或橫渡系統,比較方便也比較理想。

 

 再者,南勢溪烏來段水量頗豐,不論發電廠是否運作,都有穩定的水量。反觀成功湖水流受桂山電廠控制,不發電時水流甚緩,難以達到訓練效果。

烏來最大優勢在於地形豐富,激流種類眾多,有明顯的迴流區、覆蓋流、白色水花區,甚至滾輪流,可以滿足較多樣的訓練技能。

後記:想起以前寫過這篇,白鼻心所看到救生界,情況真的沒有比當時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白鼻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