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高中3學生落海 已救2人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2日電)高雄市路竹高中體育班3名學生今天中午傳出落海意外,消防分隊獲報,已經救起2人。
彌陀消防分隊表示,約下午1時接獲通報,彌陀海邊有3名學生落海,已經救起2人,正搜救另1名學生。
校方表示,正協助消防單位搜救。【中央社2014/5/12】
3高中生蹺課落水 1失蹤
中央社 – 2014年5月12日 下午6:35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2日電)3名高雄市路竹高中學生今天上午蹺課,近午到彌陀海邊戲水,發生落水意外,兩人獲救,1人還待搜救。
搜救工作約到下午5時,因為下雨而暫停。
海巡署副大隊長蔡居津表示,為了搜救落水的王姓學生,共動員巡防艇、空中直升機和橡皮艇等,警消人力近70人。
落水的游姓和李姓學生幸運被救起,兩人意識清楚,不過有受到嗆傷,李姓學生還在醫院觀察。
路竹高中校長王雪娥表示,足球隊員日前參加中等學校足球聯賽,獲得高中甲組男生組第7名,有助於他們報考體育大學,可獲得加分。
她肯定足球隊的努力,不過對於學生戲水發生意外,王雪娥很難過。她表示,早上在行政會議才交代傳達學生不要戲水,恐發生溺水意外;豈料不幸事件隨即發生。
探視游、李兩名學生,王雪娥說,高三的游姓學生上午向導師說要外出繳罰單被拒。她表示,查閱學生出勤,都被老師記了曠課。
游姓學生向王雪娥坦承被老師拒絕後就翻牆外出,李姓學生說上午到校已錯過第一堂課,既已被記曠課,索性離開學校。
王雪娥表示,學校很關切學生戲水意外,再三叮嚀仍難制止意外,非常遺憾。【中央社2014/5/12】
訊息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405120294-1.aspx
3生蹺課戲水 1人遭浪吞噬
柯宗緯/高雄報導
又傳學生溺水憾事!高雄路竹高中3名足球隊學生,12日中午蹺課到彌陀漁港戲水,把保麗龍當浮板玩,未料突然一個大浪襲擊3人全捲入海中;警消海陸空同步搜救,其中1人自行游上岸,另1人被漁船救起,高二王姓學生不諳水性失蹤,生死未卜。
校長王雪娥指出,昨早才在行政會報要求導師加強學生海邊戲水安全宣導,未料卻傳憾事,3生平時表現正常未有脫序行為。高市教育局表示,針對這起事件將追究校方責任,釐清球隊管理是否有疏失。高市去年發生茄萣華德工家新生溺水奪走5條性命,大家仍無法記取慘痛教訓。
路竹高中死黨 玩出禍
失蹤王姓學生是住宿生,家長心急如焚連忙從杉林區趕至彌陀海岸,王母掩面啜泣哭到癱軟還需旁人攙扶;王父同樣情緒潰堤對著蒼茫大海聲聲喚「兒子,快點回來啊!」王父說,兒子是多年前收養,平時他在外住宿,沒想到多日不見最後竟接到噩耗。
昨天下午4時許,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增加救援困難,擔心有落雷發生一度暫停搜救,後來雨勢稍緩,彌陀區漁會出動3艘漁船救溺,但直到下午6時天色昏暗未發現王生身影。高市消防第五大隊長邱榮振說,考量海象差,已與家屬協調今早繼續救援。
保麗龍當浮板 遭滅頂
3名落海學生為路中體育班足球隊學長、學弟,平時練球膩在一塊,感情很好,球隊上月甫獲中等學校足球聯賽第7名;這周適逢月考暫停練球。昨早高三尤姓學長第一節課遲到被記曠課,9時向導師告假稱要陪學弟到監理所繳罰款遭拒,遂翻牆蹺課並找未到校上課學弟一同出遊。
獲救生 哭求學弟歸來
中午天氣炎熱,3人臨時起意向友人借機車,從路竹騎到13公里外的彌陀漁港北側沙灘戲水。原本還有說有笑,拿起岸邊廢棄大型保麗龍充當浮板玩耍,怎料一個大浪拍打,3人重心不穩慘遭滅頂,一旁釣客目擊整個過程,嚇得連忙報警。
警消12時58分獲報,立即出動潛水人員、橡皮艇、巡防艇及空勤直升機等搜救,但救生艇未抵達前,1艘漁民膠筏正好返港經過,海巡人員搶時間趕緊借用順利將李生救上岸,尤生則自行游泳脫困。
李生經送左營海軍總醫院急救意識清楚,但肺部仍有積水現象需住院觀察,李生家長說,「不假外出是孩子不對,但人平安就好!」尤生在彌陀安檢所觀察無礙後,一度返回事發海岸等待,哭求王姓學弟歷劫歸來。【中國時報2014/5/13】
訊息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3000427-260106
南寮海尾橋三高中生溺水1死2獲救
【新聞部/副主任林尊煌/高雄彌陀報導】
昨南寮海尾橋3名路竹高中生溺水事件第二天,一早警義消、海巡人員再度進行搜尋,於9:05尋獲,王父母見兒子冰冷遺體情緒崩潰,掩面啜泣哭到癱軟還需旁人攙扶,令人看了非常不捨。
高雄路竹高中3名學生,昨(12)日中午疑似蹺課到彌陀漁港海尾橋下戲水,把保麗龍當浮板玩,未料一個大浪突然打來3人全捲入海中,1人自行游上岸,另1人被漁船救起,高二王姓學生(18)歲,不幸於今早接近8:45位於南方消波塊旁載浮載沉,一下又不見終影,9:05再次於北邊沙灘被警消發現,結束兩天搜救任務。
海巡呼籲,炎炎夏日又是游泳戲水的好時期,選擇安全又有救生員的海域確保自身安全。。【2014/5/14 台灣新聞晚報】